首页 > 投资者关系 >ESG

环境

发表时间:2023-05-31

一、天然的生态资源


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镇坐落于辽东半岛南侧、黄海北部海域、长山群岛的最南端,由獐子岛、大耗子岛、小耗子岛、褡裢岛四个岛屿组成。全镇陆地面积15.82平方千米,海域面积991.4平方千米,海岸线长57.7千米,是一个典型的“大海小镇”。


獐子岛地处黄海北部北纬39°00′—05′、东经122°41—53′区域,位于黄海暖流、黑潮暖流和黄海冷水团的冷暖交汇处,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纬度。属深水岛类型。平均水深35米,年均水温11°C,海流畅通,海水交换能力和自净能力强,零污染,盐度常保持31‰左右。


獐子岛资源丰富,以盛产刺参、皱纹盘鲍、扇贝、海胆等而驰名海内外,被称为“鲍鱼之乡”,是中国最大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、中国海珍品原产地。刺参、鲍鱼、扇贝等产品,通过国家“有机食品”、“绿色食品”、“无公害食品”认证,獐子岛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。25大类、80多个獐子岛牌绿色海产品畅销欧美等18个国家和地区。獐子岛牌鲍鱼、扇贝代表大连海鲜成功进入人民大会堂国宴席。


二、生产与生态共赢


1、生态养殖


公司较早开始进行海洋牧场建设,通过培育优质海珍品苗种,投放人工鱼礁、人工藻礁等设施,按区域轮番播种、收获,使落荒的海洋生态得以修复,有效保持生物多样性,真正实现生产与生态共赢。40多年来在渔业资源养殖、增殖及生态养护等方面的探索和发展,形成了较多的实践成果,对行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。公司按照“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”的发展理念,开展刺参、虾夷扇贝、鲍鱼、海胆、海螺等资源增殖养护,促进了大量的鱼类、藻类的繁殖,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价值。


2、生态养护


公司最早提出“耕海万顷,养海万年”的理念:岛上不见大的工业企业;居民污水实行专业定点排放;岛上生活垃圾经过压缩后被转移到岛外掩埋;风力发电、海水集中供暖、太阳能路灯等低碳环保项目在岛上都已实施。


2015年,公司海洋牧场通过MSC可持续渔业标准认证,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此项认证的渔场。


3、碳汇渔业


虾夷扇贝生长过程对环境起到吸碳减排作用,獐子岛集团曾于2011至2017年进行碳足迹SGS认证工作,并于2014年,公司获得全国首个SGS“碳足迹”认证标志。全球检验、鉴定、测试和认证机构SGS, 对虾夷扇贝产品进行碳足迹认证,碳足迹认证的范围包括獐子岛集团活品虾夷扇贝(泡沫箱包装)从育苗、养殖、采捕、运输、筛选、净化、包装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涉及数据。


根据认证工作报告,獐子岛虾夷扇贝在生长过程中起着吸碳减排的效果。以獐子岛2015年培育的虾夷扇贝计算,总共能带来的碳汇效果为193567.34吨二氧化碳当量,相当于约841.5971万棵树一年在大气中的碳移除量。



图为2014年“碳足迹”认证报告

图为2017年“碳足迹”认证报告


4、节能降耗


獐子岛集团努力实现生产作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愿景,不断升级加工设备,逐步加强节能降耗,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论指导。


从2010年起,公司陆续更换了作业木船和金属船,换成玻璃钢船,减少对木材与钢材的使用,减少对汽油的消耗及船只对海水的污染。与传统钢制船相比,新造的玻璃钢船船体轻、航速快,能大幅缩短虾夷扇贝运输时间,更好地保持产品鲜度,同时还具有节能减排、使用年限长、降低工作强度与捕捞成本、提升工作效率等优势。


獐子岛贝类加工中心与大连獐子岛中央冷藏物流基地现代化冷库,采用二氧化碳作为载冷剂并利用重力循环,减少能源消耗。贝类加工中心在国内率先采用氨与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,并被国家环保部和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授予“中国工商制冷行业氨与二氧化碳环保制冷剂替代技术示范基地”,该系统可节能10%,且避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氨制冷对食品安全及生产安全带来的隐患。